湖北省宜昌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 陈世贵
“只要有心,就会发现商机;只要用心,事业就会做大。”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届、宜都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土老憨”集团总经理陈世贵,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执著的创业精神,让公司与当地柑农真正实现了“双赢”。
2001年,陈世贵在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乡石材厂担任分管销售的副厂长,由于经营不善,石材厂面临倒闭。后来,陈世贵承包了该厂。他大刀阔斧开发新产品,经过几年经营,石材厂生意逐渐变得红火起来,而他也成为当地颇有名气、小有资产的民营老板。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世贵发现开发宜都土豆、萝卜、辣椒等土特产大有可为。
2003年,他投资120万元兴办了宜都市天成野菜食品厂并注册“土老憨”商标,生产出干菜、腌菜、腊菜等27个品种。短短两年,“土老憨”产品就成为市内的“香饽饽”,成功打入宜昌、武汉等地的10家超市。2004年,陈世贵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农产品展销会,捧回了“全国消费者质量满意产品”奖牌。
当选人大代表后,陈世贵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一方百姓致富。通过调研以及结合多年来从商的经验,陈世贵认为,宜都市应该发展蜜柑精品之路。于是,在当年的人代会上,他提出“宜都蜜柑要走精品之路、集团之路”等4条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
2006年,宜都市政府投入100万元在红花套镇南桥村建立100亩柑橘精品园,到2011年底,精品园已达5000亩,省级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扩至1万亩。精品园生产的柑橘因为品质好,价格比市场上的普通柑橘高出不少,连续4年均价达到10元/公斤,让不少柑农增收致富。
2007年,陈世贵又联合宜都市10家柑橘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湖北省首家集团合作社,连接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5万亩,农户2万户,柑橘年产量达到10万吨。这一“双赢”做法受到各方好评。
除了带动柑农致富,陈世贵还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解决民生难题。
2009年上半年,陈世贵向当地人大提出“在红花套集镇上设立供水服务点”的建议。当年7月初,供水公司负责人就来到红花套集镇选址、洽谈租赁场所。10天后,100平方米的供水服务大厅在集镇桔城路31号挂牌运行,此举结束了集镇范围近3000家庭用水报装难的历史。
近年来,红花套镇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壮大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大量的污水排放成为又一个困扰民生的难题。在2010年的市人代会上,陈世贵与52名代表联名呼吁该镇政府尽快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以改善人居环境。
在专家、政府部门的充分论证下,2010年6月1日,红花套污水处理厂开建。据悉,项目竣工后,可日处理污水达1.5万吨。2010年12月31日,一期工程完工投入试运行。
2011年,同属宜昌市的秭归县脐橙获得丰收,但因春节较往年有所提前、受有效销售时间缩短、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秭归脐橙出现销售难的情况。陈世贵了解情况后,立即让公司伸出援手,12月初,他将在赣南收购脐橙的班子撤回,安排8个收购专班进驻秭归,以每天收购脐橙500吨的进度,助销脐橙4万吨。
陈世贵的义务助销行为,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树高千尺不忘根。陈世贵自创业以来,其公司先后支付给当地农民工工资及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金额超过800多万元。
一份责任惠乡亲,陈世贵用心履职,收获了大家的信任。